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
近日,多家在港上市房企遭遇“清盤呈請”,引發(fā)了市場的熱議。
1月10日,融創(chuàng)中國公告稱,公司收到中國信達(香港)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提出的清盤呈請,涉及債務為本金總額30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,香港高等法院已將呈請的首次聆訊日期定為2025年3月19日上午9時30分。
對此,融創(chuàng)中國表示,呈請的提出不代表呈請人能成功對公司進行清盤,公司不認為呈請會對營運造成實質性影響。不過,可能導致其他債權人要求加速償還相關債務或采取強制措施,預計無法在到期時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他境外付款義務。呈請并不代表其他持份者的利益,公司將尋求法律措施以堅決反對呈請,并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以保障合法權利,同時正與呈請人積極溝通,務求在對其他債權人公平的原則下,與呈請人協(xié)商達成有效的解決方案(包括促使呈請盡快被撤回或駁回)。
同日,世茂集團公告,深化連盛投資有限公司向香港特別行政區(qū)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,涉及公司與招銀國際財務有限公司相關跨境貸款所提供的擔保,未償還金額約人民幣2.58億元。
有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清盤呈請是一種法律程序,債權人提出清盤呈請,在房企的債務重組過程中極為正常,也是一種常見的談判策略。自本輪房地產行業(yè)調整以來,也有許多房企遇到過類似情況,當中多數(shù)房企的清盤呈請則已撤回。
近段時間以來,多家房地產企業(yè)的債務重組取得了新進展。龍光、融創(chuàng)、碧桂園等房企相繼公布了其債務重組的最新情況。值得注意的是,過去房企的債務重組以展期為主,以時間換空間,雖有部分房企提供債轉股重組方案,但整體占比不高。在新一輪債務重組中,化債策略則從原來的展期為主轉向全面削債,主要通過折價贖回債券和強制轉股等方式實現(xiàn)。中指研究院企業(yè)研究總監(jiān)劉水認為,折價回購、債轉股等方式能夠從源頭減少債務,有助于企業(yè)真正走出債務危機,可以為房企爭取恢復流動性的時間,以換取未來企業(yè)價值回升以及償還債務的空間。
從債務到期情況來看,克而瑞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房企債券到期規(guī)模4828億元,而發(fā)行規(guī)模僅有2158億元。2025年債務到期規(guī)模甚至要高于2024年,達5257億元。
有分析人士表示,出險房企來說,在化債之路上,未來仍然需要面對不少現(xiàn)實的問題。房企化債取得新進展是相關方積極努力的結果,鑒于2025年仍是房企債務集中到期的時間點,預計房企化債工作在2025年將會進一步提速。
校對:劉星瑩